如何看待盒马鲜生被曝在招聘过程中歧视北京人?
作为北京人,我也给北京的民营企业打过工,企业要效益员工压力大,员工流动多,是民营企业的一般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人力部门的压力是很大的,我之前的公司有个HRBP就说,他们人力部门招人,确实非常警惕北京人。
在民营企业用人市场上,我的切身感受是北京人确实有几个劣势:生存压力小所以工作动力确实相对不足;现代公民意识强,更熟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问题的处理(说白了就是人力部门不好糊弄);自有房屋限制了可选工作的地理半径(因为公司搬家,导致北京籍员工流失率更高,因为对于其他员工只是换个地方租房的问题,北京籍员工却很难随着公司搬家)。
出于第一和第三点原因如果一个企业表示他们不愿意招北京人,我表示可以理解,一定程度上我也是支持的。但是真正让人力资源部门不愿意接受北京籍员工的理由如果是第二条,那我觉得企业和它的人力***部门应该检讨自己。
如果企业确实存在自身达不到有关劳动法律规定的地方,或者故意压榨劳动者合法权利,仅因为北京籍员工善于利用仲裁和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就歧视或拒绝聘用北京籍员工。那企业和其HR部门就应该遭到全社会的谴责,且谴责声中,应该包括在北京工作的其他户籍地人员的声音,因为他们也是可能面临压榨受害者。
而最可悲的声音恰恰来自那些非京户籍地劳动者,他们借此排斥北京人,来宣泄内心的不平衡,而实际上他们可能正是违法企业主和HR部门的侵权对象,正在遭受着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事实,却还在为那些侵犯他们的人叫好。
不要河南人,不要东北人的事似乎屡见不鲜,其实北京的公司不招北京人也是非常常见的,只是大部分不会明确说出来,我工作过的一家公司就有这样的规定。通常不招北京人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认为北京人不能吃苦耐劳,要招性价比非常高的员工,换句话说就是对员工压榨的非常厉害,往往最后的结果是哪的人都招不到,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很快就辞职了。
地域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等在工作中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很多人都遭遇过。你看美团之前的招聘***,涉及了多少歧视。
哪里都有能力强的人哪里都有烂人,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按能力招人才的企业也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地域歧视是没有前途的,也说明这个企业的价值观有问题。
盒马鲜生这次的***的过程也并不复杂,就是一位昵称叫“@暴躁的北京小娘们”用户在微博中发出的自己在应聘盒马鲜生员工时的遭遇。
最开始的时候,这位妹子大概是加了一个负责这次招聘人员的微信,然后开始聊。
但是当问到是不是北京本地人的时候,这位妹子表示“是”,然后负责招聘的人表示,他们不招聘北京本地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对话。
从最开始对于北京人有钱的讨论,到后来公司规定,就是不要的讨论,反正归根结底,就是不要。
对此,我们只能说,做为用人企业,无论如何,不能将地域作为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符合自己企业用人标准的一个指标。
盒马***!发酵很快,影响传播力也很大!不知***是否真的为真。我所说的为真,它是有意制造此类***,还是无心之失。大家各自评判!从市场角度看来,是有效的市场推广,可能大家会不同意,毕竟不是正能量的推进,从推广速度,范围来看盒马赢了。相应它会付出一些代价,但是远比打一些广告更有创意,更实话。顺便看到它们的威机公关也很好,链接在得到大家的反应后,再一个合适的点删除看不了了,也同时出现了盒马公司网上微博的正面回应(推锅)!既然是推广宣传我也进一份力,再次此评论一下,希望盒马能发点广宣费费给我[呲牙][偷笑]。顺便提一下,咱是地道儿老北京,希望大家以后做梗炒概念的时候,别老拿北京人,外地人那点事说事儿,排内,排外都不好。咱们北京精神里,不是有一条包容嘛。~~~在理儿评说[得意]
不知道大家对于盒马生鲜有多少的了解,前几天我还真不知道世上有盒马这样一个***,直到有一天小区门口了有人摆摊说,下载***可以赠一个瓜或者一包纸巾,我才下载的盒马***。今天就让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还要要求律师进行回答,特别不幸的事,我还是个北京人~~~我是不是应该回避呢?
同样作为一个北京人,我还是深有体会的,不过我遇到的没有这个人这么惨。但是也差点是因为我是北京的而没有录用我。
记得当时我刚刚通过司法考试去找律师事务所进行实习,当时一个律所的主任就问我是哪里的?我说我是北京的,主任立马就笑笑对我说,北京人都很厉害啊!我当时就有点蒙了,难道我说话语气很重吗?我说我不厉害呀?后来主任又笑笑对我说,不是说你厉害,是说北京人都很牛。我当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我说你的意思就是北京人不好管理是吧,我说我可能是一个例外,你不用我怎么知道我是否能成为一个好员工呢?再说了如果我真的不符合录用条件不是还有试用期吗?到时候您可以再辞退我也不晚呀?也许是主任觉得我确实是个例外吧,最后反正录用了我,而且因为我的表现也改变了他对北京人的印象。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不光光是北京人受到歧视,很多地区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例如有一部电视剧叫《我的前半生》,当时里面有一个情节,也是一个公司在招聘前台的时候明确拒绝了罗子君的请求,理由就是上海的姑娘不如外地的小姑娘好管理,能吃苦。
所以这里面关键的问题是,每一个公司都是想录用一些,能吃苦,任劳任怨,敬业工作的员工。而并不是说不能录用北京或者上海的员工。而很多公司之所以会把北京和上海的人列为不能吃苦,不被录用范围,主要是因为可能这两个地域的员工确实懒惰的比较多。
但是我想说,人无完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能因为你录用的人曾经是一个不敬业的北京人,而就认为所有的北京人都是这样的。这样也未免太武断了,而且也不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再说了,你能保证剔除掉所有的北京人,你所录用的员工就都能如你所愿吗?如果今天你又发现了一个广州人懒,明天也不要广州人了,后天发现了一个湖南人不听话也不要湖南人了,那全国各地的人都被你开除了,你们公司还将去哪里招人呢?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当怀有一个宽容和包容的心,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这样也有可能让你错失一个好的人才,也错失一个好的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achainchioilreview.com/post/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