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谁接任船政大臣?
裴荫森。
(1823--1895),字樾亭,江苏阜宁人。1863年中进士,在工部都水司任职。1867年参与办理长沙团练,1870年从湖广总督李鸿章办理营务,不满李鸿章***政策,愤而辞职,往长沙办理团练,主持湖南全省营务处。1883年调任福建按察使,1884年马江战败后接任船政大臣。裴荫森是清代的第八位船政大臣,亦是最后一位专职船政大臣。
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任职最长)
沈葆桢(1820-1879),道光进士,林则徐之婿。字幼丹,又字翰宇,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升监察御史。咸丰五年(1855),沈葆桢出任江西九江知府,第二年,又署广信知府(今上饶市)。太平天国起义时因保全了广信,不仅名闻天下,而且摺升为广饶九南道道台。咸丰十年(1860),授吉赣南道道台,沈以父母年老而婉辞,曾国藩很是赏识。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藩委以重用,不久出任江西巡抚。1867年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建船坞及机器厂,创办求是堂艺局(又称船政学堂),又创办艺圃。之后,造成船舰20艘,分布各海口。
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沈葆桢临危受命,以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身份,驰赴台湾布防设守。他认为台湾孤悬海外,七省以为门户,久为他族所垂涎,“今虽外患暂平,旁人仍眈眈相视,未雨绸缪之计,正在斯时”。因此,他利用办理日军侵台的善后事宜为契机,对台湾的行政区划进行重新规划,增为二府、八县、四厅,在防备薄弱的台岛南端琅峤增设恒春县,归台湾府管辖。他还上疏清廷,建议仿江苏巡抚分驻苏州之例,移福建巡抚驻扎台湾。沈葆桢以非凡的魄力,倡导台湾的近代化之路,在台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为日后台湾正式建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光绪元年(1875),沈葆桢撤军内渡,同年奉旨进京,升任江西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督办南洋海防,扩充南洋水师,并参与经营轮船招商局,派船政学堂学生赴英法留学。光绪五年(1879)十一月病逝。清***给他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并准在江西及各立功省分建专祠祭奠,谥文肃公。
裴荫森是清代第八位船政大臣,也是最后一任专职船政大臣,任期从1884年十二月到1890年四月,约6年,仅次于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继他之后,船政大臣均为兼职。
你最难熬的是什么时候?
我最难熬的时间或日子是1984和1985年等录取通知书的那段时间。
以前没听说高考分数过线,还要按1:1.2比例录取,这回在等录取通知书时还不知道有这情况。
所以,满以为这次考上了,就只等录取通知书书了。
我一天天地等,一天天地等…
简直度日如年。
以往,被录取的人名单都公布在现在滨海邮政局(旧称,现已改集团公司)西边的墙上,我就经常到那边墙上看名单,直到最后一批(含阜宁师范)名单公布,名单上还是没有我。
我当时头脑一片空白,脑门上冷汗直冒,就差心脏骤停…
后来,听说这次是按1:1.2比例录取的,我无可奈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achainchioilreview.com/post/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