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员工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的吗?
这里说的城管员工应该是城市管理监察人员,也就是城管大队或者城管支队(在夺城区叫城管大队,在地级市一级称城管支队)的人员吧。就所知道的情况,说一下这些员工的招录招聘情况。
一、城管大队的单位性质。
城管大队也好、城管支队也好,原来都是一般事业单位,后来事业单位可以参照公务员管理后,城管大队、城管支队都成为了参公事业单位。因此,现在的城管大队、城管支队都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
但是,前几年有个朋友进入外省的城管大队,他说他们那的城管大队还是一般事业单位,没有参公管理,说是将来要参公,但这几年因事业单位改革,参公几乎没有审批了。因此,城管是否参公,可能是因地而异的。
二、城管正式员工的招录。
如果城管支队、城管大队是参公事业单位的话,他们招录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应该是与当地招录公务员一起进行的。招进来的员工就是正式的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了。现在公务员都归组织部管理了,因此,参公单位招录人员也应当是由组织部统一组织进行了。这些员工招录进来后,其工资***待遇是参照公务员的工资***标准执行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如果城管大队还是一般事业单位的话,其正式员工的招录是与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录一起进行的(特殊情况也可以单独招录),招进来后,这些人是一般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不是参公单位人员。
城管局现已经改名为综合执法局,而城管员工招录主要有几个途径:
一是公务员考试招录。每年各地都会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公开招录一批行政人员。招录形式主要是通过省考,报考方式和考试形式和普通公务员无异。
二是事业单位考试招录。城管每年也会招录部分事业编制人员,这部分人员一般一律由当地人社部门直接招考。
三是社会公开招聘。由于城管人少事多,编制严重不足,大部分地方的城管主管部门也会通过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招聘合同工或者临时工,增加城管的力量。这部分人是城管的主力军,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城管人员,大多是招聘来的合同工或者临时工。
由于城管也就是综合执法局有执法权,因此管理者和执法主体都是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工作人员,而合同工与临时工是没有执法权利的,平时也就是负责日常巡查,卫生管理,工资低,工作累,待遇和正式员工天差地别。因此,如果想做成管员工,最好还是考编制,无论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对以后的发展都是最好的。
“城管”这个说法很笼统,其实城管分三种,这三种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城管的领导干部,比如地方***城管科的科长、副科长、科员,地方城管局的局长、科长、科员等,都属于公务员。但这些人大多数是转业军官出身。这类城管收入最高,享受公务员的收入和待遇。表面上看不出来他们是不是城管,因为他们从来***制服,也没有制服。一般这类城管不进入执法现场,只坐在办公室里下达执法命令。现在部队干部转业非常紧张,这些地方一般是转业热门方向,所以一般在招考中不给编制,你想考也考不成。
行政执法中队的城管队员,属于事业编制人员。这种城管是正规城管,通过地方事业单位考试录用,比较年轻,文化普遍在本科以上,数量非常少。在普通城管面前,事业编的城管相当于“将”,穿制服,戴钢盔,配防刺背心和对讲机。素质上,事业编城管普遍比较高,是不会随便动手动脚的。一般除查处违章建筑外,这种城管不会到现场执法,工资相当于同地区事业单位,待遇上与同地区警察类似。这种城管需要通过事业单位考试,但一般大学生是不可以考的,因为他们所学的专业都是稀奇古怪的型别。比如说渣土管理专业、机动车管理专业等,一般人没有报考资格。
最后是城管协管员。这种城管属于临时工,地方随时可以招,数量非常庞大,占城管群体总数的90%以上。这类城管大多由老企业破产后的失业工人组成,少部分以前是农民工,极少数人以前坐过牢。这种城管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多数不识字,素质差,主要干体力活。打小贩、拆房子什么的一般都由这些城管实施。这类城管有制服,但制服跟行政执法中队的制服很不一样,也不配头盔、对讲机和防刺背心。收入方面,这类城管收入微薄,很多其实比摆地摊的小贩收入还要低,只达到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由于做错事可以随时裁掉,工资又低,这类城管往往成为地方***城管的主力军。想当协管员太容易了,只要地方***肯招就能进,不需要文化,只需要你年轻、肯吃苦、有力气,就是进去干体力活(赶小贩、砸房子、扛建筑垃圾),一般现在年轻人干协管员干几天知道没前途就走掉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achainchioilreview.com/post/4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