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鸿门宴,张良有什么具体的功劳,为什么那么出名?
在张良初遇刘邦之时,以“兵法示之”,刘邦“多能领悟”,而且对张良言听计从,故而张良下决心跟随刘邦打天下。张良虽学的是《太公兵法》,但张良对兵法中排兵布阵,带兵打仗一事不算精通,观之一生之为刘邦所谋划,多为战略战术方面的考量,也就是战略方针的制定者,保障了刘邦的政策走向正确,这已经是居功至伟,天下少有人及了,所以才有“运筹帷幄”之称。
一是在宛城和峣关之战时,建议刘邦攻下宛城,避免腹背受敌,并兵不血刃拿下宛城,附近的城池都纷纷效仿,望风而降。攻打峣关时,又是张良提出贿赂峣关守将,轻松据有峣关,为刘邦直取咸阳,争得了时间,取得了政治上的首场胜利。
二是进入咸阳后,规劝刘邦不可玩物丧志。“秦二世就是因为无道,才灭亡的,您推翻了秦的统治,您沉溺在享乐中不能自拔,这不是周助纣为虐吗?”刘邦很痛快的接受了张良的建议,张良又提出了和咸阳父老“约法三章”的主张,被刘邦***纳,为刘邦赢得的无数人的赞誉,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三是鸿门宴上,与项羽斗智斗勇,帮助刘邦顺利脱身,化危机为平安。
四是项羽分封天下诸侯时,张良贿赂项伯把汉中加封给了汉王刘邦。
五是建议刘邦烧绝栈道,示弱于项羽,使项羽忽视刘邦,从而让刘邦在汉中得以修养生息,养精蓄锐,又***用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绕开秦军主力,一举夺取关中。
六是彭城之战后,刘邦大败,心灰意冷。又是张良,提出联络英布,彭越,韩信三人以抗项羽,这就是“下邑之谋”。
七是在楚军包围荥阳,形势危急时,刘邦问计于郦食其,郦食其建议刘邦分封原六国诸侯,是张良借箸代筹,分析此计的不可行。
八是在韩信打下齐地,向刘邦讨要王位时,刘邦大怒,是张良和陈平劝阻了刘邦,分封韩信为齐王,避免了军事上的内部分裂。
九是,鸿沟议和后没张良劝说刘邦,汉据天下已有三分之二,应乘胜追击,对项羽穷追猛打,不给其以喘息之机。
张良的功劳!这11件大功得到刘邦的力挺!
1,建议刘邦先攻取南阳以免被前后夹击
2.智取峣关,顺利进入关中
3.退出秦宫,还军霸上
4.巧用计谋让项伯为刘邦开脱
5.指使樊哙闯入项羽营帐阻止项庄
6.刘邦彭城战败张良为刘邦的战略提出具体实施方法
7,阻止刘邦封六国后代
8.劝阻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9.建议刘邦撕毁和平协议追杀项羽
张良是中国历史最出名的谋略家,有中国“谋圣”的称号。张良之所以出名源于张良一次又次阳谋,以及张良的***故事。张良本来是韩国贵族,其祖上曾经相韩五世,是实实在在的世家大族。韩国灭亡之后,张良励志要替韩国报仇,他的弟弟死了都不埋葬,而是寻找刺客,刺杀秦始皇。刺伤秦始皇失败以后,张良进入了蛰伏期。一直到他在留地遇到刘邦。
留地相遇之后,刘邦被张良的才华深深折服,他也非常敬佩张良的为人。所以刘邦一直以张良的“字”“子房”称呼张良。而刘邦对待其他手下则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不开心就要大骂几句。刘邦之所以非常尊重张良,除了我刚刚说到的原因之外,还源于张良一次又一次挽救刘邦与危亡之中。除了鸿门宴之外,张良还为刘邦立过以下功劳。
1、留地相遇,两人彼此印象深刻。刘邦初步认识到天下大势,也初步了解了张良的才华。
2、在韩地再一次相遇,刘邦帮助韩王收复失地,韩王则把张良借给刘邦。进攻南阳的时候,刘邦想绕过南阳,进入关中。张良力主一定要打下南阳解除进入关中的后顾之忧。打下南阳之后,刘邦彻底解除了进入关中的后顾之忧,刘邦西征大军所向披靡。
3、刘邦进攻峣关的时候,准备依靠武力强攻。张良却认为峣关守将是屠夫出身,见利忘义,可以利用他这一特点进行劝降。刘邦***取政治攻势,果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峣关守将投降之时,张良认为这只是守将想投降,其余士兵未必想投降。所以他建议刘邦趁机消灭峣关守军。刘邦发起攻击,轻松占领峣关。由于张良的辅佐,刘邦比项羽先进入关中,占得了先机。
4、鸿门宴。
5、刘邦认为项羽分封不公,准备和项羽直接硬碰硬被张良劝阻。刘邦最终接受了汉王的爵位,避免被项羽直接消灭,进入韬光养晦的阶段。
张良的名声是刘邦一手造就的,“汉初三杰”也是从他的口里说出的,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咎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归咎于“汉初三杰”都能为己所用,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完全信任,所以才被自己所击败。大家都很认同刘邦这种说法,但如果细细去研究史料就会发现,实际上刘邦的话言过其实,他不过想掩盖一些真相,不想为世人所关注罢了。但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我想分析的重点,今天我只想说一下张良到底有什么功绩?
不得不承认张良是战略***,你让他去战场上出谋划策,他不比陈平高明,但你说看大局观,搞统一战线,就是是一般人不能比拟的。刘邦多次被项羽击败有些气馁,于是便问身边的人,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我击败项羽吗?如果谁能帮助我击败项羽,我就给他列土封疆!刘邦身边的人面面相觑,他们心里想:汉军之中军事指挥能力最强的就是你汉王刘邦,韩信比你高明一些,但也绝不是没法企及,你都没有办法击败的项羽,我们就更没有办法了。
张良对刘邦说:“击败项羽并不难,只要陛下肯列土封疆,用来拉拢韩信、彭越和英布,让他们和汉军组成诸侯联军,则其数量数倍于楚军,由韩信作总指挥,击败项羽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吗?”只要能够击败项羽,什么代价都可以付出,况且在刘邦心目之中,除了项羽之外,其他这些人对自己能构成什么威胁呢?只要除掉了项羽,翻过手来再慢慢收拾这些人,不是一如反掌、轻松至极的事情吗?
再举个例子,刘邦去世前想废长立幼,废掉太子刘盈,而让刘如意继承天下,这个想法对于大汉来讲十分危险,如果付诸行动,刚刚统一的天下就会四分五裂,为此大臣们都坚决反对,但是刘邦的态度似乎很坚决。周昌用头去碰柱子血流如注,不能劝阻刘邦,群臣反对也不能改变刘邦的主意,但张良却给吕雉建议,让她去请出商山四皓去辅佐太子,从而让刘邦改变了主意。
郦食其曾经建议刘邦分封六国贵族的后裔为王,以来分化项羽的势力,但这个念头被张良制止了。张良认为如果刘邦这么做不仅不能削弱项羽,反而会削弱自己的势力,六国贵族被封后,不仅不会帮助刘邦对付项羽,反而会为维护自己利益而反对刘邦,让刘邦更容易被项羽所击败。因为六国贵族早就腐朽没落,让六国的贵族掌权,对自己是雪上加霜,刘邦只有坚定的站在商人地主阶级的利益上,做他们的代言人才能有所作为,这就是先进的阶级取代落后的阶级,先进的生产力战胜落后的生产力,而张良就有这个眼光和格局。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achainchioilreview.com/post/32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