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如何提高自身的社会认同感?
没有呀,您想多了,船员这个职业当然得到了社会认同,我们国家每一份符合国家利益,不触犯法律的职业都被大众所认可。
至于您觉得没有归属感,那是很正常的,很多行业职业都没有归属感,很多人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问过自己一个这样的问题,***的工作适合我吗?有前途吗?我是不是入错行了?所以您的归属感问题放在别人身上同样存在。
哪怕你不干船员了,你去做别的工作也一样会问自己很多类似的问题。
如果我们来反推你,如果你是一个爱好流浪漂泊的吉普赛人,那么你又何必追寻归属感,哪里开心在哪里就好。恰恰你问了这个问题,可能是你累了,也可能是你厌倦了或者你本就不喜欢漂泊在外的日子。
如果不喜欢了,那就换一个生活方式,当然前提是经济基础允许,你问过自己你更爱干这个事情,并且可以干这个事情。
最终是你去生活,不能让生活***了你!
海员如果混不到公司里任职或者海事单位,真没意思!海员最终归属还是岸上!真的在海上漂泊一辈子到退休,往大了说,为国家海运做贡献,往小了说,没家庭感!人这一辈子图的啥?不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么!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工作要干一辈子?小老百姓最后还是要过小日子!
社会对那一种职业有认同感呢?科学家、军人、医生、老师、明星……我想,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答案。船员在这个社会里有多大的份量呢,这一点其实自己并不是特别的看重。
航海人罗罗,一名从事水上工作十余年的“操船手”和你一起聊聊海员的那些事。
要提高社会的认同感不是某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事。要时间,更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
海员是一个特殊的工种,从事这项职业的人也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为全球解决了一半人的温饱问题。按理说这是一个很牛叉的行业,可事实上在社会中并没有达到这样的一个高度。
向内,个人认为主要是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航行如修行,这是自己对航海人的理解。面对孤单寂寞,远离亲人和家乡,这些因素对于海员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充盈自己的内心世界,以迎接一次又一次的风浪来临。
外,即外在表象。
通俗的讲就是这样的群体留给世人的外表印象。现在通常用来形容海员的词大多有高薪、孤单、危险、环游世界等词汇。
当这些与常人的生活工作并没有太多关联的时候,也就不会引起大家过多的关注,这也是这个行业变得越来越冷门的一个原因。
船员如何提高自身的社会认同感?
老话说:“天下行业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这个撑船即海员职业;还有一句老话:“好女不嫁撑船郎”。
目前世界上做海员最多的是哪些国家?中国、印度、非洲诸国、还有东南亚一些国家、一些东欧国家,你看出规律了吗?全都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当今最穷的国家,穷人多的国家,并且会上船做船员的,大都是平民。而且在中国,这个规律也适用,比如上海,由于前有当时中国最大海运集团公司即上海海运集团公司,所以上海曾经是海员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七、八十年代,上海很多***都在上海海运局的远洋船上做海员,我就碰到过一个,可是现在呢?其实从十多年开始,上海中心城市的人,几乎没有再去做船员的,近十年,连上海最多“产出”海员的地区即崇明,也越来越少上船做低级普通船员的,中远海的船员招聘,现在已经遍及中国大江南北、无论沿海还是内地,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甚至内蒙的都有人进入中远海做船员的,为什么?因为江浙沪或者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愿意做船员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国际上,从九十年代开始,我们就很少看到有西欧、北美、日本人做海员的。
做海员,仅仅一个动机、目的,就是挣钱,没有什么荣耀可言、没有什么事业可言。大航海时期的那种所谓海上冒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南极北极都已经被各种科学探测,马里亚纳海沟都已经有深潜器去探测过,地球上哪还有冒险价值的海域?以前有报道美国人有一些愿意上抓捕高价值鱼类的***船,由于这类***船经常出没的海域狂风巨浪气候频繁,所以颇有点冒险意味的,尤其是往往干一次就可能收入五万美元,可这种海员,只是极个别现象,何况仍然还是为钱冒险,不是大航海时代发现新大陆的冒险。其次,我们干的是商船,商船跑的是成熟航线,是专业机构勘测、前人已经跑出无数个航海理论的航线,商船在海上漂,不是浪漫的漂,是为了生意、为了工薪收入而漂,商船不可能有丝毫的冒险意味,否则航运公司都要倒闭了。所谓海上漂的这个“漂”字,只不过一种调侃而已,商船跑公司给定的航线,岂能随便“漂”?
中国的主流社会平等看待海员,大约也就近几十年的事情。目前主流社会追捧一个行业前提都有哪些?看看网友们在网上追随的最多的是哪几类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achainchioilreview.com/post/2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