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本地人才招聘,奉节本地人才招聘网

huangp1489 2024-09-04 36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 唐代诗人杜甫、王维、白居易和刘禹锡,谁的官职最大?

唐代诗人杜甫、王维白居易刘禹锡,谁的官职最大?

杜甫正式的朝廷任命的官职是肃宗手下的左拾遗,七八品官。后任节度使严武举荐的工部员外郎,虚职,从五品。

王维,做官做到尚书右丞,正四品。

白居易,做官做到秘书监,刑部侍郎,正三品。

奉节本地人才招聘,奉节本地人才招聘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禹锡,先任过从七品的监察御史,后政治失意,一直任刺史之类的虚职官员。最后加检校礼部尚书,死后赠户部尚书。正三品但都是虚衔。

如果按照官职来看,白居易第一,虚衔的刘禹锡第二,然后是王维,最低的是杜甫。

白居易——追赠尚书右仆射(从二品)

奉节本地人才招聘,奉节本地人才招聘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禹锡——追赠户部尚书(三品)

王维——尚书右丞(正四品下)

杜甫——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从六品上)

奉节本地人才招聘,奉节本地人才招聘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禹锡活着时有加封检校礼部尚书,三品。(虽然是虚衔但也是官啊……)

白居易活着时是刑部尚书,三品。

杜甫比较惨,这个还是靠关系捐的……也是虚衔,实际是在当幕僚。

这个很简单,白居易>刘禹锡>王维>杜甫。白居易是正三品的刑部尚书,刘禹锡是正三品的检校礼部尚书,王维是正四品的尚书右丞,杜甫是从六品的检校工部员外郎。

说起杜甫,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他的政治落魄。确实,杜甫一生郁郁不得志,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只能趋炎附势,投靠地方藩镇,混个小幕僚当当,他在朝廷担任的最***职不过是左拾遗,只是一个七八品的小官,杜甫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杜工部”。

后来,杜甫被贬官后依附剑南节度使严武,做了严武的参谋,严武向朝廷上表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被后世称为“杜工部”。 不过,这个“工部员外郎”前面是带“检校”的,也就是加官,相当于虚衔,级别为从六品。

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因为政治缘故屡遭贬谪,他仕途前期还比较顺利,中了进士后一直在长安任职,最高担任过中书舍人一职。

中书舍人的品级是正五品,但地位较高,拥有实权,因为他的主要职责是起草诏令、侍从皇帝、宣旨上表、执掌机枢要务,跟皇帝关系十分密切,当中书***官缺位时,中书舍人是实际上的中书省最高长官,一度还被认为是“宰相之任”,不过白居易未能拜相。

后来,白居易几经浮沉,仕途再度上进,最终退休时是刑部尚书,正三品。不过,唐朝的刑部尚书实权远逊明清时期的刑部尚书。

王维仕途同样坎坷,他是堂堂状元及第,但唐朝的状元不像宋朝和明清时期那么值钱,王维入仕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本已官拜吏部郎中、给事中,但在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攻陷长安后,王维被迫接受伪职,当了安禄山的官,留下污点。

后来,王维靠着弟弟的帮助,未被追究多少责任,还一路升官,官至尚书右丞,因此被后世称为“王右丞”。

很多人望文生义,以为尚书右丞是丞相、副丞相,其实唐朝的尚书右丞只是尚书省的内部监察官,主要负责监察六部中的兵部、刑部、工部,品级为正四品,并无行政权力。

刘禹锡,又是一个仕途坎坷的大才子。刘禹锡曾参与永州革新,结果革新失败被贬官,此后长期沉沦于地方,担任偏远地方的州刺史。

王维(701年-761年,或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唐玄宗***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因被俘时曾作《凝***》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最终官至尚书右丞,正四品或正四品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杜牧被称为“小李杜”,祖籍襄阳,其父曾为巩县令,遂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但每考结果都是落第。此后看破世事的杜甫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期间多有佳作:《登兖州城楼》,《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一首《望岳》,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至德二载(757年)四月杜甫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杜甫就当过左拾遗官职不算大,大概居于七、八品左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他历任罢校书郎、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左拾遗,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814年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其后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14年后,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次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转年任河南尹。3年后,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宾客分司。后被任命为同州刺史,辞不赴任,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839年10月得风疾。841年,罢太子少傅从一品,停俸。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尚书官阶为正三品。

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一生官运还是有的,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这或许是他仕途好的一个因素吧。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贞元九年(793年),23岁时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与二王(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柳宗元组成“二王刘柳”集团进行改革,后失败被贬为远州司马,后相继在连州、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和州(安徽和县)任刺史,被贬23年后的826年(宝历二年)被召回长安任职东都尚书省,开成元年(836年),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一直到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

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正三品。生前的尚书衔其实就是个虚职。

从以上可以看到刘禹锡、白居易官职都是三品,王维四品,杜甫七品,都是一代才子仕途高低的不同,不能不让唏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achainchioilreview.com/post/2564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