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司马天下之人,就是司马懿漏杀之人的后代,这人是谁?
历史上有这么一段黑历史,某人把另外一个人的族人全杀了,却只留下了一个人,但是就是这个留下的这个人却将他的杀族仇人家族推翻了,真是命运造化人啊,谁又知道呢。
提到的这个人就是司马懿,下面我们来具体聊聊这段黑历史。
这件事还得从曹真的儿子说起,曹真有个儿子叫曹爽,当时一场战役失败之后,当时他身边的谋士桓范就劝说他不要去洛阳了,更不要去找司马懿,他应该去许昌,但是曹当时并没有听取桓的建议,觉得桓说的意见不可取,而且桓提到的问题也不会存在,所以他连夜就直接回到了当时的洛阳。
当时的司马懿在大家眼里树立了一个老好人的角色,大家都觉得他忠厚老实,是个好臣民,所以当时的曹不听取桓的意见,连夜来到了司马懿所在的洛阳,他觉得司马怎么也不会伤害他,至少也会让他好好活着的,不说给什么官职之类的,至少也应该让他做个富贵人,但是当他回到洛阳的那一刻,他就后悔了,他刚回去,就被司马***了,但是司马却没有***桓,放过了他,具体是因为什么,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后来又有人偷偷向司马反映,说是桓说司马他们是在造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司马特别的郁闷和生气,直接火冒三丈,然后就直接下命令要处决桓的族人,族灭九族,在这次大***中,司马漏掉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桓的小儿子桓楷,他的小儿子后来逃了出来,在外面躲了好久,偷偷活了下来,并且娶妻生子,安度了晚年。
又过了近百年,又出来了一个人物,叫桓温,他是当年偷偷活下来的桓范的玄孙子,桓温当时的势力很强大,不仅在站场上冲锋杀敌很厉害,而且还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掌握了东晋的大权,带军打败了好多敌国,当时的皇帝就是司马家族的人,司马奕,但是他的皇帝没当上多久,就被桓温给推翻了***,后来他的儿子桓玄又掌握了国家的大权,皇帝处于忌惮,给他封了一个王位,皇帝企图用这种方式来稳住大权,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仅仅满足与这一个虚位,所以便利用一些手段让皇帝退位了,从那以后,桓家政权才真正建立。
司马懿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当时他漏掉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后代后来却将他家族几百年的政治统治给推翻了,真是天算不如人算,苍天饶过谁啊。
看过《三国演义》的亲们都知道,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军,本来他应该效忠曹魏,可他晚年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他的子孙“代魏立晋”打基础。
为何这样说呢?司马懿在70岁时,发动了一场***——高平陵***。
***的导火索就是和曹爽争权,他俩都是曹睿的托孤重臣,竟为一己之私反目成仇。
当时曹爽夺了司马懿的大将军之职,给了他一个空头衔——太子太傅,这使司马懿很不爽。于是他故伎重施,用装病的办法糊弄曹爽,暗地里却磨刀霍霍。
司马懿等待一次翻身的机会。
<司马懿剧照>
有道是:“上天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大将军曹爽陪着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曹睿的高平陵。新年里,祭祖也是古代的一种习俗。
这对于司马懿来说是天赐的良机,对于曹爽来说则是致命的出行,因为曹爽把他的心腹都带在了身边,等于把洛阳城留给了司马懿。
桓范于建安末年入丞相府,在武帝、文帝时期并不受重用。魏明帝时期,桓范的才学得到皇帝的欣赏,历任中领军、尚书、 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史等。正始年间,桓范出任大司农一职,明帝御崩,命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佐八岁的齐王曹芳即位。曹爽大权独揽,极力排挤太尉司马懿,因此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司马懿都是有职无权,郁郁不得志。
桓范雅号“智囊”,是一个清廉节俭,正直无私的人,曹爽三兄弟掌握曹魏大权后,桓范颇得重用,曹爽刚愎自用,是个有勇无谋的庸才,三兄弟总揽朝政,嚣张跋扈至极。正始十年(249年),曹爽兄弟随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拜谒,临行前,桓范劝阻曹爽道:“大将军总揽朝政,掌握禁军,今随陛下出郊谒陵,不宜兄弟一起出城,倘若京城有变,城门被关,大将军与陛下又该怎么进城?”曹爽不听,颇为自信的说“谁敢做这种事?”桓范听罢直摇头,于是曹爽三兄弟带领部分禁军出城了。
高平陵谒陵,曹爽三兄弟倾巢出动,这是太傅司马懿千载难逢的一次发动***的机会。果真如桓范所料,洛阳城门关闭,司马懿以太后之名,欲以桓范接管中领军曹羲的军队,桓范因为皇帝还在高平陵,于是***诏命带着大司农印出城去找曹爽。
洛阳城关闭,惊得曹爽兄弟是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桓范建议曹爽带皇帝去许昌,在那里以皇帝名义号召天下勤王。但曹爽贪生怕死,贪恋洛阳城里的荣华富贵,情愿去官为民,交出大权,以为这样就可以保全性命,保存家族。桓范见如此,哭着说:“曹子丹真大英雄。可他现在这三个儿子,简直就是蠢猪般,怎会料想今天因为你的原因而使我灭族矣。”
高平陵之变发生后,曹爽三兄弟都被罢免官职,桓范与魏帝一同回宫。至洛阳浮水桥北,司马懿已在那里等候,桓范于是下车叩首,一言不发,司马懿大声叫桓范说道:“桓大夫这是干什么?”车驾入宫,朝廷下诏桓范官复原职。
事情到了这里好像就算结束了,但桓范的厄运才刚刚开始。当时放他出城的洛阳平昌门守将司蕃到官衙自首,道出桓范在出城时曾说出太傅谋反的事,司马懿因此非常愤怒,我惜汝忠心为国不究前事,汝却反诬我谋反,诬告谋反之罪怎可轻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achainchioilreview.com/post/1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