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到1949年中国能造的最先进武器是什么?
抗战时期的很多先进武器都是国际社会援助的,主要是来自苏联和美国。尤其是飞机这一块,东北沦陷以后,全国都没有兵工厂有能力制造飞机了,所有飞机全都靠进口,著名的有美国的霍克三战斗机、苏制伊15战斗机。
坦克除了日军大量用,其余力量都很少用到坦克,***唯一装备坦克的装甲兵团也是从英国购买回来的,数量少的可怜,一开始只有32辆。
当时中国本土也有许多军工企业,但是其中大多数都被日军占领或者摧毁了,著名的沈阳兵工厂,张作霖苦心经营几十年,由于工业基础好,甚至可以制造坦克和飞机,可惜张学良直接放弃了东北,沈阳兵工厂的海量武器装备包括几百余架飞机也都给日本关东军缴获,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武器。
***的巩县兵工厂也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日军摧毁,巩县兵工厂原本属于袁世凯的北洋军阀,后被国民***接收。这个兵工厂辉煌时期能够制造出最先进的毛瑟***,重型双轮马克沁机枪,和迫机炮弹。可惜被摧毁后,几次搬迁,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
山西太原是阎锡山的老巢,可是中原大战中完全抵不过日军的进攻,太原兵工厂随着太原的沦陷而被摧毁。最辉煌时候太原兵工厂能制造重型火炮,可惜后期被摧毁后只能制造小型迫击炮了。
一个年钢产量不到10万吨,钞票和***都需要进口的国家,奢谈什么先进武器。现在反过头去看,只要能扎扎实实把***、***、***足量供应到八路军,就能让抗战早胜利两年。
谢邀请。
建国前,中国的制造业十分落后,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上海,江浙一带,由它的地理,区域文化,出海口便利等因素决定了民族轻工业较为普遍,技术落后,设备老旧。重工制造业基本上在东北,且都是日本统治东北时所建的各门类株式会社(股份制)。
当时的汉阳兵工厂能制造山炮,迫击炮,仿制毛瑟枪(盒子枪),中正***及相应单一的***,但性能大打折扣。
大连建新工厂(原大连523厂),是我党掌控的一家兵工厂,是日本在大连建的兵器零部件制造厂,45年日本投降后,由苏军占领接受并移交我地下党。在1947年至1949年,大连建新工厂制造各型号山野炮,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等诸多弹种,型号之多,产量之多,威力之大,在当时的全国是唯一。
建新工厂生产的炮弹,有力的支援了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
栗裕大将曾经感慨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大连的大量的炮弹,离不开山东的支前小推车。”
大连的炮弹就是建新工厂(原523厂)生产的。
炮弹的生产离不开大化的硝酸,也离不开大钢的钢材。这两个工厂距离建新工厂五六里地之遥。
我是天刑,我来回答。
要说1937-1949中国能造的最先进武器,那首先要看的,就是无非是技术复杂结构庞大的军舰、飞机、大炮了。
一、军舰:平海号轻巡洋舰
说起军舰来说,我国曾经造过的最先进武战舰,那应该是轻巡洋舰平海号了。这是江南厂根据日本图纸,在主要武器和发动机采购日本的基础上,花费五年时间制造成功的轻巡洋舰。
2400吨的吨位,
6门140炮的火力,
21节的航速。
从性能来看,虽然平海在国内属于最先进的战舰,但是无论是航速还是吨位火力,在当时国际上都不值一提,从技术指标上来说,平海号更像是近海炮舰而非巡洋舰。更不用说主要武器和发动机全靠进口,进口国还是敌国日本了。抗战一起,日人中断供应,平海就成了绝唱。
二、飞机:研驱一战斗机
说起飞机,不得不说当年中国虽然飞机制造不行,但是设计还是比较天马行空,比较超前的。代表作就是前掠翼战斗机:“研驱一型战斗机”。
1937年到1949年中国能造的最先进武器一个也没有,“先进武器”制造只能说是一片空白、乏善可陈。
民国时期,中国的***工业非常落后,只能生产***、机枪一类的***,重武器不能生产,更别说自己制造什么“最先进武器”。
因此我们可以说,八年抗战史就是一部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对抗日军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悲壮史。
如果不算迫击炮,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民国的全部兵工厂只生产了98门大炮。
民国兵工厂最大的亮点是:36式57毫米无座力炮仿制成功,从抗战开始到1949年10月生产了95门。中国近代各局厂生产各式山炮近3000门,其中晋造75毫米山炮年产量100门左右。
民国军舰制造在抗战到***时期是一片空白,民国时唯一国产一艘军舰——逸仙号巡洋舰,由中国著名造船专家叶在馥设计,由江南造船厂建造,是中华民国海军自行建造的一艘轻巡洋舰,排水量1560吨,战斗力在抗战前的***海军中仅次于宁海、平海两艘巡洋舰,排名第三,但它是在1931年完工,在1937年就被日军击沉。
从此后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再也没有制造出一艘军舰。
中华民国海军在淞沪战争中损失殆尽,抗战胜利后重新组建,军舰一部分来自缴获日本的军舰,一部分是来自美方赠与。
民国时期唯一的一家工厂是中央飞机制造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39年7月,主要业务是生产飞机零部件,组装、修理飞机。
但是该厂前身是一家外资企业,创建人是美国企业家威廉·保利,1934年8月在杭州笕桥正式运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achainchioilreview.com/post/12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