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押运本地招聘信息,辽阳押运本地招聘信息最新

huangp1489 2024-04-29 12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 后晋灭亡时,画面有多荒诞?
  2. 如何看待古代军队动辄数十万上百万?

后晋灭亡时,画面有多荒诞?

后晋是五代十国当中最让人看不起的一个朝代。无他,就因为他的开国皇帝石敬瑭给契丹王耶律德光当了儿皇帝,并且将幽云十六州拱手送给了契丹。可是,即便如此,石敬瑭也没有得到契丹的半分好处,相反,他所建立的后晋王朝还被他的干爸爸给灭了。

后晋立国一共十年,其中石敬瑭在位6年,石重贵在位4年。石敬瑭在位的这六年真可谓是让他焦头烂额的六年,外有契丹爸爸的巧取豪夺,内有各地藩镇的频频反叛。石敬瑭俨然一个救火队员,除了到处救火,一无主张。并且,总是按下了葫芦起了瓢,其中就有说出了那句“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耳”的安重荣。

终于,石敬瑭在救了六年火之后,救不下去了。他将幼子石重睿托付给宰相冯道之后,撒手人寰了。可惜他所托非人,这位五代政坛上的不倒翁并没有将他的儿子送上皇位,而是发动了一场军事***,将他的侄子石重贵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这就是晋出帝。

辽阳押运本地招聘信息,辽阳押运本地招聘信息最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石重贵当了皇帝之后,越想越觉得自己在面对契丹的时候地位太屈辱。耶律德光这个是还年富力强,并且述律太后也健在。耶律德光是石敬瑭的干爸爸,石重贵就是耶律德光的干爷爷,述律太后就是石重贵的干曾祖母。于是,石重贵不进停止向契丹纳贡称臣,还扬言要打契丹。

这边耶律德光听说自己的干孙子反了,不等你来打,当爷爷的亲自来教训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孙子。这一来,石重贵就秒怂了,他先是想***,被人给劝住了,只好乖乖上降表。作为干爷爷,耶律德光把孙子和他的全家迁往辽阳,自己则在开封后晋的皇宫里称帝,并改国号为辽。

最为搞笑的是冯道,冯道听说耶律德光称帝,立马跑来朝见,耶律德光问:“汝何人,敢来见朕?”冯道答:“未死老朽。”耶律德光哈哈大笑,竟然封他为太傅,石敬瑭要是看到这一幕,估计棺材板都盖不住了吧。

辽阳押运本地招聘信息,辽阳押运本地招聘信息最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之侄石重贵即位,是为晋少帝。石重贵这个人志小才疏,但却很有骨气,但最终领导大晋走向灭亡。

后晋经契丹之手得国,石敬瑭为寻求靠山,便与契丹约为“子父之国”。石重贵继位后,年轻气盛,碍于名分,便拒绝向契丹称臣,并在边界滥杀普通契丹商人,引得辽太宗不悦,再加上赵延寿、杨光元等人的挑拨离间。

天福八年(943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领大军御驾亲征,气势汹汹,南下伐晋。契丹势猛,攻城掠地,投降者很多。石重贵怕了,便修书请和,契丹不允,只有硬着头皮打下去。但后晋军力弱小,又加上这些年的挥霍导致国力空虚,在强大的契丹面前,不堪一击。开运元年,晋军被契丹人围困在白团卫营这个地方,眼看着全军覆没,但突然天降狂风,契丹战马受到惊扰,晋军果断靠着风力偷袭契丹军,契丹人大败,丢盔卸甲,狼狈而逃,晋军大胜。但石重贵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从此便可以高枕无忧了,就开始淫逸奢靡起来,只顾着享乐,整日与冯皇后厮混在一起,不理朝政。不久,契丹人再举南侵,而后晋国内人心思变,已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又加上杜重威、李守珍等大将的降辽,石重贵身边已经没有什么可用之将了,终于在开运三年,契丹军攻入开封,后晋灭亡。

辽阳押运本地招聘信息,辽阳押运本地招聘信息最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年,辽太宗贬石重贵为负义候,并于当年正月,将石重贵、李太后、冯皇后、和他几个儿子等一干人等压往契丹。押运过程中受尽了欺凌与折磨,又几经转转,最终被安置到建州(今辽宁省)这个地方,给他置了三亩地,靠着耕种养活自己。后于宋太宗开宝7年(***4年)病死,也算得了善终。

首先从晋高祖石敬瑭的建国经历来看,后唐时期,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为父,同时割据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获得契丹的支持下,在山西太原登基称帝,国号为晋,也就是所说的后晋,后晋的***是从后唐夺过来的,朝廷中的兵马军事力量都比较薄弱,按照晋高祖石敬瑭的做法,割地称儿,在大环境下获得契丹的支持,对外无军事力量威胁,对内可以获得休养生息的时机,这在当时算是一个对于国内***稳定,大力发展国内的经济力量,积攒军事力量的一个非常好的策略,石敬瑭在位时间较短,他的继承人侄子石重贵没有把他的大政方针延续下去,为了迎合国内及朝廷上原来反对派的支持,在自己没有足够军事力量的同时和契丹交恶,打算摆脱对契丹的依附,这样就给契丹进行南征的一个借口,契丹从公元944年开始三次南下征讨后晋,后晋的重臣杜重威为了自身利益,带最重要军事力量投降契丹,后晋军事力量丧失,最后一分抵抗的屏障没有了,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于是后晋灭亡,后晋灭亡以后,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史称后汉。

其次,本身后晋的建立就是在军事力量掌握在手中时候的中原地区需要的这么一个维护中原百姓生存的这么一个封建***。对于当时掌权称帝的人来讲,对外军事力量的威胁,对内经济发展对于他们来讲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够在军事力量掌握的时候,能够满足他一时私欲,这和当时的外部环境和当前军事力量掌控者的局限性有关。

于是就有了唐朝灭亡以后,中原地区的五个小朝廷的更迭,而后晋***两帝十二年,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后晋高祖石敬瑭本是后唐的河东节度使,为了能过一把开国皇帝的瘾,竟然以称儿称臣、割让幽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取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的支持,最终得以击败后唐末帝李从珂,建立起后晋帝国。正因为石敬瑭得位不正、卖国求荣,并给中原留下数百年的大隐患,所以后世对这位“儿皇帝”深恶痛绝。

然而石敬瑭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位子却坐得并不舒心,对外要应付契丹主子永无止境的勒索,稍微不遂其意,便会遭到对方的苛责,简直窝囊到了极致;对内则要面对藩帅们接连不断的叛乱(后晋立国6年时间里,陆续发生藩帅张丛宾、范延光、安重荣、安从进等人发动的叛乱),整日里忙得焦头烂额,显得非常狼狈。

内忧外辱的局面让石敬瑭心力交瘁,在龙椅上勉强坐了6年时间,最终在天福七年(942年)六月忧愤而死,终年51岁。石敬瑭临终前,将幼子石重睿托孤给宰相冯道,希望后者能尽心竭力地辅佐幼主。然而石敬瑭刚死,冯道便与禁军统领景延广***取行动,以国家危难需要长君为由,擅自拥立石敬瑭的侄儿石重贵为帝,是为晋出帝。

石重贵登基后,面临的形势比叔父更加危峻,因为此时朝野内外反契丹情绪非常浓厚,要求停止向对方称臣、自主决定国家事务的呼声日渐高涨,在这种情况下,若石重贵不改变叔父在位时的国策,恐将很快失去合法性。而相对于叔父,石重贵并没有足够的威望压制藩帅们,一旦举措失当,甚至还会有被取代的危险。

如何看待古代军队动辄数十万上百万?

古代军队动辄几十万人上百万人。总结一下,这样的情况大概就是,虚张声势或者军民不分。

虚张声势,是为了向对方威慑。古代科技不发达,通常很难准确把握对方的人数。古代军队不像现代军队,很多都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凝聚力不强,战斗意志也不那么坚定。伤亡达到百分之一二十,基本上就崩溃了。靠控制军人家属、重赏、劫掠来鼓励和控制军队。像岳家军那样的军队,能够不是为了钱,死战苦战,是极少的。虚张声势,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唐太宗与窦建德虎牢关之战。窦建德估计有10万人,号称几十万。就吓得李元吉差点放弃围困洛阳王世充引军逃走,李世民坚持要战,自己带领几千精锐汇合当地一万多人坚守虎牢关,最后取得大胜。赤壁之战,曹军号称80万,不也吓的孙权差点投降吗?这两个是没有成功的例子。成功的例子其实更多。往往通过军事威慑,再通过一个说客,就能达到奇效。比如战国时候的,苏秦,张仪。

军民不分,往往在朝代末年,军阀的军队和所谓的起义军,这样的情况很严重。比如明朝末年,左良玉的军队号称80万。实际上大多数是裹挟的群众。真正能作战的军队,5万人都没有。北宋末年,宗泽在开封收编各路义军,准备抗金北伐。这些义军,动辄数万数10万。其实大部分是老弱妇孺。最后收编了几十路义军,得军队40万。岳飞也在其中。这些军队纪律性差,作战能力不强,为了私利,常常相互争斗。乌合之众,不堪大用。宗泽最后也没能北伐。西汉末年的赤眉军、东汉末年的黄巾军,也是动辄号称数10万、百万。其实里面真正能作战的最多几万人。战国末年,往往也发生几十万人的战争。但是那时候实际上也是全民皆兵。在一个地区发生战争,十几岁到60岁男丁全部被征召,发给武器,就是士兵了。

古代由于道路条件,运输条件,组织能力差。真正10万人以上军队的战争,是很少的。往往都已经是灭国之战。精兵尤其少,我自己就统计过。中国真正有过精兵三十万以上的朝代,只存在于秦国以及秦朝、汉朝、唐朝、明朝初年。这些时候,都是中国真正最强盛的时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achainchioilreview.com/post/1051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