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的研究生将来真的会不如211、985的研究生吗?
首先,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更看重学校的学科实力,目前有不少普通本科大学在某些学科领域也有比较强的实力,在这些大学读研也会有不错的学习体验,所以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未必会比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差。
判断研究生的能力通常看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这通常可以通过论文来进行体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如果在毕业时能够手握多篇高级别的论文,往往也会有比较强的竞争力。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论文的级别和数量往往是评价研究生能力的重要标准,比如普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如果有高级别的论文,也能够到重点大学任教。从这一点来看,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未必会比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差。
其二是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当前专硕教育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行业领域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所以实践能力往往是考察研究生整体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过程完成一些行业领域的创新(获得专利),那么也会在就业时有更强的竞争力。目前不少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每年都会有不少发明专利,这也充分说明,普通大学也能够培养出能力较强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最后,由于教育***上的差距,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往往在整体实力上还是要强于普通大学的,而且重点大学当前也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力量,所以对于本科生来说,如果在学科实力接近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先考虑重点大学,重点大学的学历对于未来的发展会具有更加积极的影响。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我是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将来真的会不如211、985的研究生吗?
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考研生的共同疑问,尤其是很多第一志愿报考了985、211院校,但考研初试成绩不太好,进入复试无望,但能通过国家线,有机会通过调剂读研的考生的共同疑问。
另外,还有部分考生起点不高,在考研的时候,对于自身实力不是很有信心,不敢报考985、211院校,而是选择了考试难度相对较低的二本院校的学生,虽然考研能成功(或者成功的概率较高),但对于没能进入985、211,还是颇为遗憾,对于将来发展颇有担忧,因而同样有这样的疑问。
对于那些只能走调剂之路的考生而言,现实的情况是,不能进入自己心仪的985、211,要走调剂之路,最大的可能就是进入二本院校(或者偏远211),心里患得患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同样,对于那些一开始就报考了二本院校的考生而言,类似的心情,也是同样可以理解的。
对于这些最终进入二本院校读研的考生而言,担忧将来的发展,比如985、211的学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不过,在我看来,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这样的担忧,并无太大必要。
诚然,相对于985、211研究生而言,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无论是在一般意义上的评价中,还是就业招聘中的认可度方面,都会比较吃亏。在毕业招聘中,很多单位会前往985、211院校举行宣讲会,但二本院校去的单位就往往不多;不少好一些的单位,在招聘中,都会或明或暗地把学校的层次作为招聘的某个门槛。总体而言,985、211的研究生,机会确实要多一些。
虽然985、211毕业生的总体机会看起来较多,但实际上,最大的可能优势也主要是体现在有机会进入较好的单位,比如大型国企,比如较好的民企,比如考(非定向)选调生等。然而,具体到个体则不然。有机会并不表示一定能成。除非那些名校毕业生,很多普通985或211的硕士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其实也是比较普通的,虽然理论上有机会进入好的单位,但实际上因为竞争很大,很多人也仅仅是获得了普通的岗位。
首先我得告诉你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二本的研究生在职业旅途的发展上,尤其是职业生涯最初的发展上肯定是比不了985、211高校的研究生,但是个人为这种情况仅限于刚刚毕业的3-5年,而职业生涯后期的发展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能力!
但是其实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就业过程中却又不是完全如此:
首先,在考研时就不存在所谓的二本研究生,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选择专业院校基本按以下几个要素来选择:985、211、双一流大学、博士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等方面,而一本、二本这种划分学校的方法仅存在与高考录取中,考研基本不再以一二本来区分学校。
其次,研究生同学的就业不仅取决于学校,还取决于专业和研究方向。比如法学类的五院四系院校中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通信类的南京邮电大学,金融类的南京立信会计学院,电子科技类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虽然不是211、985,但是他们的专业实力毋庸置疑;所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专业方向和基础知识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如果某个工作岗位真的需要研究生,那么自然就会限定[_a***_]的研究方向和专业。即使你研究生毕业于双非院校,但你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比较契合用工需求,而且你学校的专业在行业内业有较高的知名度,那么你毕业的时候,找到的工作并不一定比211、985院校的研究生差到哪里!
最后,学历是敲门砖,学校是平台,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学校学历专业会限制你的发展,但是只要你个人实力足够强,相信这是一个价值主义的社会,总有你会发展到满足你自身需求的那一天的时候,不必过分在意你是哪个二本学校的研究生毕业!
谢邀。
严格来说,在考研时并不存在所谓的二本研究生。
即便是在高考录取时,有些院校也不能严格的按照一本、二本来划分的,比如有些学校某些专业是参与本科一批次录取,另外一些专业是参与本科二批次录取。
在考研时,除了院校之外,影响就业的就是专业,有些院校虽然不是211、985院校,但是某些专业在行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
比如像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想找一份法律类的工作,难度并不是很大,而这些院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
再比如师范类的院校,西北师范大学在甘肃省是参与本科一批次录取,而在甘肃省外主要是参与本科二批次录取,最近几年一些优势专业,才在外省参与本科一批次录取。在就业时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类的专业,就业率整体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整体上来说,二本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真的会不如211、985研究生吗?
这个显然不能一概而论,还要看具体的专业。
在高考和考研的时候流行这样一句话:“本科选院校,研究生选专业,博士选导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achainchioilreview.com/post/10016.html